作业标题:一师一课例 作业周期 : 2021-09-19 — 2021-10-3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课堂教学技能提升的要求,以校为单位,通过教研组活动打造“一师一课例”。学员教师提交一节信息技术应用的课堂教学技能提升作品,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二者缺一不可。 注意: 1.围绕自己的研修计划主题,在本学期所教授的课程中,结合自己所教学课,确定教学设计主题,完成教学设计。 2.教学设计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3.此教学设计完成后,实践于学校课堂教学,教学的过程,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摄像机均可)10—40分钟的视频,需是完整的教学片断。(无法录制视频的老师,提供相关的微课或者文字版的课堂实录) 4.提交的教学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 5.提交时,请在文本编辑框中编辑不少于100字的视频介绍或是在附件处上传提交视频配套的课件。 6.所有资源需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并会影响您的研修成绩。 7. 学员提交成果后,坊主要及时进行批阅,否则影响学员的成绩。 8.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发布者:培训管理员
提交者:学员林建珠 所属单位:九所中学 提交时间: 2021-10-24 21:56:46 浏览数( 1 ) 【举报】
中学2020-2021学年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 | 2.2整式的加减——去括号 | |||||||
教材分析 |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去括号是中学数学代数部分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以后化简代数式、分解因式、配方法等知识点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接受该知识点存在一个思维上的转换过程。所以又是一个难点,由此不难看出,该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其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 |||||||
学习目标 | 1.经历利用分配律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探究去括号法则,会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体会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 |||||||
学习重难点 | 重点 | 探究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 ||||||
难点 |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 |||||||
学习方法 及策略 |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接受该知识点存在一个思维上的转换过程。所以又是一个难点,由此不难看出,该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其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 |||||||
学习资 源准备 | 多媒体课件、导学设计、《同步解析与测评》 | |||||||
教 学 流 程 | ||||||||
环节 |
教学 程序
| 学习内容及学生学习活动 | 教师导 学活动 | “一对一、兵教兵”在各教学环节的融入情况设置 | ||||
激 情 导 入 | 创设 情境 3分钟 | 1、合并同类项 (1)2x2+3x2 (2)3x+2y (3)7x2-3x2 (4)9a2b-9ba2 学生自己观察、动手练习,回答反馈 | 给出复习导入的题目,要求学生单独完成 | 两个同学之间互相核对计算结果,互相纠错.
| ||||
任 务 启 动 | 明确探究任务 2分钟 | 1.用分配律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探究去括号法则,会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利用分配律去括号,探究、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
教师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届课的探究任务 | |||||
知 识 构 建 | 合作
交流
探究
(22分钟)
|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100t+120(t-0.5)千米 ①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t-120(t-0.5)千米 ②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利用分配律,得: +120(t-0.5)= ③ -120(t-0.5)= ④ 再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 ①、②两式分别化简为: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t-0.5)=+120t-60 ③ -120(t-0.5)=-120+60 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
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分配律,再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化简,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括号法则,然后教师板书(或用屏幕)展示:
|
回答与改正
一起讨论,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
互相讨论,发现规律,说一说自己发现的规律,并归纳与总结 | ||||
训 练 拓 展 | 双基 训练10分钟
迁移拓展 5分钟 | 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 3(x+8)=3x+8 -3(x-8)=-3x-24 -2(6-x)=-12+2x 4(-3-2x)=-12+8x 例4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 (2)(5a-3b)-3(a2-2b). 练习:化简下列各式 1. 3x+(5y-2x) 2. 8y-(-2x+3y) 3. 8a+2b+4(5a-b) 4. 5a-3c-2(a-c) 例5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 教师巡查指导学生做题,单独辅导不会做的学生
教师复习:顺水速度=静水船速+水流速度; 逆水速度= 逆水船速+水流速度 |
先独立完成,再两人一小组一起核对。
先独立完成,再两人一小组一起核对。
| ||||
素 养 培 植 | 要点梳理 反思小结 (3分钟) |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
学生一对一检验最后所得出的增长型图形中的数字规律表达式以及数字之间规律的探索方法 | ||||
评语时间 :2021-10-28 10:17:35